IMG_1819.JPG

      器皿,是器與食的掲示場,食物襯托著造器者內蘊在器皿上的溫厚,同時器皿也傳達出烹調人的種種心意與食物的色香味。

秋風中搖曳著點點斑斕,綠和著黃,灶上一鍋兒時最常見的紅燒肉正噗嚕嚕滷著,印象中母親總在豬肉攤販前挑挑揀揀,得要些許肥腴些許瘦肉,一把青蔥,塊薑、幾顆蒜頭,醬油、黃酒、佐以冰糖,她口味像台南人偏甜,燒肉總燒著恰當適中的肥瘦,不鹹帶點南部人特有的甜度,有時她會放上水煮蛋,豆干,海帶,索性一塊滷。兒時那空氣中的肉香,如今和了媽媽的影子。 剛過來瑞典,每回打電話給母親,聊天內容除了孩子便是做什麼料理,紅燒肉一直是她很推薦懶人料理,每每聽到我又要煮這道菜,她彷彿便像安心一般,知道我吃得好也把先生、孩子照顧得很好。

三不五時的一鍋紅燒滷肉,便一直想找一把帶柄的小鍋來裝盛,有點深卻不大高,可以將sås的濃郁多汁收在下頭不會輕易滿溢,又可將燒肉的肥腴展現的嫵媚豐富;偶而用來盛上一小缽雞湯也是雅致。在古董店尋到這柄小鍋,當下便怦然心動,和媽媽招牌滷肉需要的大小深淺花樣,無一不合適,但轉念一想家中櫥櫃這類帶柄鍋實在不好收納,又一下看中三個,實在不知道捨誰取誰?內心懊惱萬分,百般糾結。最後,仍斷手揀回兩把,心念念那第三把便先暫住店家,改天沖昏腦袋便又取回團聚。

這把帶柄鍋,乍看下是瓷,但實際上是陶器,瑞典知名陶器品牌Jie的Ingird系列。Ingird系列,以白、以淺藍、淺綠或以黛青,均為清淺雅致釉色為底,再彩上小巧葉脈搭蒔羅花交錯的簡單幾何圖案,再以小點點圈起圖案,配以適當留白空間,盤面一點也不不侷促,更在鍋柄把握處繪以同樣成株蒔羅花,盡顯自在風情。同一系列商品,除了這類帶柄鍋,還有許多造型各異的淺盤,構圖類似,但形狀或魚或扇,或方或圓,相映成趣。單作擺飾也是餐桌上的一股小清流,若置燒肉於上,便像包裹在荷葉裡的東坡肉,幼青綠佐著紅灩灩的肥腴,就算只是一道家常市井味,也讓人覺得格外香。

212792075_e49310e9-446a-4927-8c98-399b3f9b9435_副本.jpg

-Ingrid系列

Jie,活躍於瑞典1942-1992的平民陶器品牌,是John Evert Jie Johnson在Helsingborg所創建的一家小作坊50-70年代主打『高貴不貴』經濟實惠路線,當初創辦理念便是想為尋常百姓生產較便宜陶作餐具,號稱『窮人的瓷器』。陶土比瓷土便宜許多,燒制溫度及窯爐設備也可較為簡陋,因此一般作坊所需營運成本門檻遠比瓷器廠低上許多;而一般觀念中,陶器是小老百姓端不上台面的初坯,是灶台下醃醬菜的甕,是摔碎也不是那樣可惜的器皿。Jie的設計師卻企圖給予這個世俗公認該很廉價陶器,另一個嶄新的身份。當白釉裹上陶土初坯,彩上五彩的釉料,不斷研發新的絲網上釉技術,讓手邊生活的小自然躍然入眼,在餐盤入畫,在小缽裡漫彩,描繪出更細緻更炫目的釉彩,上釉的陶器變成飛入尋常百姓家的小幸福,平民百姓也有裝飾自家餐桌小確幸的權力。

9378654_fullscreen.jpg

-Anita Nylund "Familjen pepparson"

 3126838_副本.jpg

-Anita Nylund "burkar i Vår lilla stad"

211004867_bb6ff664-5e04-4ef8-892b-bf69e7764ab4_副本.jpg

-Ella Bergstrand 

Jie,一開始是以作木料物件起家的小工廠,是創辦設計師John Evert Jie Johnson的一個副業,他開始嘗試用木料混搭玻璃或陶土,發展出當時另一種新的設計材質,用以裝飾在家具上。1944年工廠開始擴大,便將工廠移至瑞典南部一個叫Gantofta的小鎮,這時期器底部戳章亦開始改為"Jie Gantofta",這段期間他們依然繼續他們的木製產品創新與生產,但同時他們也開始購入窯爐設備於1952年開始生產陶器,有別一般初坯陶燒,Jie開始嘗試向其他小工坊進一些釉料,在陶器上上釉,並進行嘗試性的燒制。

50-70年間培養出許多優秀的設計師在此品牌來去,最著名莫過於Antia Nylund,以獨特童趣的小人圖案,設計出『辣椒兒子家庭系列』的香料罐,及『在我的城市』系列的大小密封陶罐,風靡一時,攻佔瑞典主婦大小櫥櫃,另外,設計師Ella Bergstrand一系列淡雅蔬果花卉圖案餐盤鍋具,亦擄獲不少主婦的少女心。餐桌上家庭用具,應是"Jie Gantofta"的全盛時期,品質最好,圖案出眾也多樣,但50年代手繪成本太過昂貴,往往在價錢拼不過可以機器大量生產的大廠,在IKEA、Rörstrand、Gustavsberg幾家大廠的夾攻下,60年代Jie 開始企圖轉型,他們開始創作家中擺飾類的陶偶創造,設計師Elsi Bourelius所創作『瑞典南部Skåne女孩』(Skånetösen)便是當時最出色的作品。

無奈依然難敵其他大廠在60年代後大量生產的精美產品,Jie品牌總監雖一路不斷改換品牌策略,但仍欲振乏力,1967年設計師Aimo Nietosvuori到來,到1992年公司破產倒閉,該公司開始將賭注放在這位設計師身上,將公司陶器轉型於陶板創造,目前坊間仍可看到許多Aimo Nietosvuori的陶板畫在古董店或二手店販售,圖案多以各式各樣瑞典獨特花卉為主,但價錢都不算貴,幾十塊克朗便可淘到一塊,可以想見當時利潤一定也不高,但這卻是當時這家工廠最後還算賺錢的一樣長賣商品。

1992年,工廠破產倒閉並將長達50年的品牌商標賣給葡萄牙某個商行,葡萄牙商人並非接手整個工廠繼續營運陶藝品製作,而只是買下這個商標權,將工廠設置在葡萄牙、土耳其、中國等工人較廉價的國家,開始進行劣質商品的仿冒,並蓋上Jie品牌的名號行走江湖。古董市場開始會有真的Jie和假的Jie的論壇討論,假的Jie品質低劣,完全沒有設計師設計,只是一昧胡亂拷貝,最後落得大家對Jie商品評上次等貨的品價。

 27ffc17924ea1a690453130b32e142c5

-Elsi Bourelius"Skånetösen"

TN_Kolonistdag_4_453533a.jpg

--Aimo Nietosvuori陶板畫

其實,這個品牌興起到衰敗,和現在很多傳統手工藝作坊有著同樣的軌跡命運,相關資料一路讀來也格外心疼,作坊不大有著一群充滿熱血、抱負的設計師,但迫於手工製作太過昂貴,資本額不夠引進大量新機器等現實條件,終究難敵其他設計瓷器大廠。廠牌總監雖一路不斷改換品牌策略,從生產平民餐具到陶偶,最後將品牌風格鎖定在生產各式花卉的陶板畫,依然走上衰敗,一個品牌從興盛到凋零,你看到人的努力與奮鬥,也看到轉型途中的種種現實無奈,欲振乏力的孤寂沒落,到最後不得不將商標權轉賣的悲痛。

或許這只是一柄小鍋,但其實它載承了Jie品牌50年來經歷的歲月故事,用著它裝著我母親溫暖的味道,用著它看著Jie品牌的故事,終究『窮人的瓷器』沒有戰勝富人,但留下讓人眷戀的小器皿,在我這個平民家中,繼續常駐它的故事。

 

附記:

IMG_1818.JPG

母親家境富裕,生性卻非常簡省,好東西總藏著掖著,捨不得用,說以後給女兒當傳家寶。10年前,結婚搬到台北自組家庭,某天回到南部老家,她一股腦翻出老家所有他年輕時從日本購得的大盤,印象中她從沒拿出來用過一回,一樣是白陶釉,繪有一圈可愛小人跳舞的圖案,殷切地吩咐我帶走。幾經輾轉,她的傳家寶一直放在夫家某個角落裡,婆婆嫌大盤重不好使用,每回回台行李沈荷,陶盤又易碎,想帶至瑞典,或許以後也給傳給我女兒,卻又總無法下定決心。燒著記憶中媽媽的招牌滷肉,雖然她離開了,但三十多來在我生命的那一部分,其實未曾離開,只是從此住在心上落了鎖,關了窗,變成暗夜低吟的想念。

中秋了,媽,我們都很好,勿掛物念,好好保重自己。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瑞典古董陶瓷 Jie
    全站熱搜

    瑞典過日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