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5345_10207104986000157_1204698475_o

上周跟朋友相約去FIKA(瑞典語中泛指飲茶喝咖啡聊是非的一切小約會,一個常用且萬能的詞彙),因為習慣早到,便在咖啡店裡撿了一個安靜的角落等候,那天是工作日,又逢上午,所以店裡的客人並不多,我端杯茶正要走回自己的位置的時候,一張如朝陽般燦爛溫暖的笑臉就那樣淬不及防的撞進我的眼底,身為一個資深顏控代表,我自然是眼神緊緊追隨,一個真正金髮碧眼的帥哥,帥到破表地讓你不忍直視,『目測周歲左右』,正抓著娃娃車的橫杆在那裡蹣跚學步,看見我走過來便開心的笑著,那一瞬間,不得不承認,就算白雪公主的後母,心都會被他融化了。

 回到座位上,眼神不由自主的朝那小寶寶看去,他仍舊一個人玩的自得其樂,這時,一個健碩高大身著灰色兜帽衫的年輕男子走過來抱起了他,輕車熟路的捏了捏小寶寶的尿布,然後一隻手抱著他,另一隻手拿起掛在娃娃車上的媽媽包,徑往洗手間走去,整個過程行雲流水,沒有一絲窒礙與違和,若是忽略他的臉還有胳臂上滿滿的紋身,我一定會以為這是個十分有經驗的年輕媽媽。

 儘管來瑞典之後,對於奶爸帶孩子這件事早已視若無睹,但仔細想想,這還是頭一次這麼仔細觀察到這些小細節,朋友來了之後不免跟她八卦幾句,這種〝心有猛虎細嗅薔薇〞的男人,實在太招人喜歡了之類的。朋友笑笑說道,瑞典一直提倡平權社會,人家努力了幾十年,最大限度地降低性別帶來的種種不公,而我這樣的“無知少女,卻還是只局限在男主外女主內的刻板教條之中。

 照顧孩子到底是不是雙方的責任?身為母親便得任勞任怨,爸爸就負責欣賞把玩,這樣從小便灌輸給我們先入為主的觀念,不禁在我這個外來亞洲新移民心中,蕩起陣陣漣漪!

11930564_10207105005440643_606956506_o

在瑞典社會福利中,有一個項目叫做“förälderaledig父母假),指生育孩子之後,父母雙方可享有各240天的帶薪假期,父母假前195天由政府支付薪資的80%,剩餘的45天則申領每日180kr的津貼,用意在鼓勵父母開始做返回職場的準備。

但若父親或母親本身沒有工作,那則申領最基本保障津貼每日180kr。(這份每人240天的津貼收入也需要繳稅)但瑞典父母假的時間安排非常彈性,用意莫不在鼓勵父母多和子女相處,所以父母雙方可按自己需求選擇休假時間跟長度,可在寶寶出生時一次休完240天(父母雙方加總480天,約孩子1歲多,之後便可選擇讓孩子去上幼稚園);也可選擇在孩子8歲前分時段休完。

其中若父親是主要工作者,而母親待業中,那父親的父母假可轉給母親使用,最多可轉150天,津貼以最基本每日180kr計算,如此母親便可在家帶孩子又有一份幫爸爸帶孩子的津貼可拿。總言之,根據父母雙方每個家庭不一樣的情況,自己協調出誰是這期間孩子的主要照顧者。

其中2015年瑞典政府做了一項有趣的小變革,將原本規定240天的父母假其中60天一定得自己使用,否則放棄論,提高為90天,其目的除了宣導兩性平等,更大的用意在於鼓勵父親更融入帶孩子的生活,希望父親自己帶孩子至少三個月的時間。

 11973225_10207105019721000_972589958_o

有個朋友,她先生很熱愛滑雪帆船等戶外運動,在他們有了孩子之後,我們想當然的以為,那一年的滑雪季她先生應該鐵定得錯過了,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她先生還是按照原定計劃跟他的朋友一起度過了為期一周的滑雪假期,她則一個人在家看護他們尚不滿半歲的孩子,在我們為她先生這樣的做法感到有些不妥的時,她則微笑著說:

『這很公平,因為接下來我也要去享受我一個人的假期,我先生會負責照看我們的寶貝。』

 11973776_10207105027761201_1247192724_o

正因為瑞典社會對父母分工的去性別化以及規劃這套社會制度者的深思熟慮,當父母雙方各自照顧孩子240天后,孩子也約1歲多,此時孩子多數是趨向成熟穩定,擁有自己飲食,走路等自理能力,之後父母便可安心交給幼稚園後返回職場上班。

這段期間並不是爸爸或媽媽單方照顧孩子,而是以輪流的方式,如:我的SFI老師便選擇回去上班6個月後再換她回去照顧孩子2個月的方式,在她覺得厭煩無法情緒穩定的照顧孩子時,適時轉換回工作環境,如此便不會發生永遠都是媽媽一個人全天面對孩子長達1年或2年,而產生抑鬱的情緒問題。

在瑞典的家庭中,並沒有形成像一般亞洲家庭常見的的模式,孩子一般由女性角色來照顧看護,在瑞典街頭,你隨時可以看見各種打扮的十分時尚的奶爸們,推著嬰兒車出來購物,FIKA或者在森林慢跑,就瑞典的男人而言,他們不會覺得單獨帶孩子是一種負擔或者壓力,在他們看來,這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小事,因為他們自己也是這樣長大的。

 11982625_10207104984880129_165557457_o

我們常說,長大後我就成了你,父母在家庭生活中帶給孩子的,不光是生活習慣的養成,更多的是思維上的潛移默化,在這裡我無意去討論,父親的陪伴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帶來多少的積極作用,只是單純的從家庭的角度來看,父親可以自然而然的分擔育兒的壓力,這對於剛生育後,情緒跟身體都有些波動的母親來說,無疑是有著積極意義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瑞典過日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